特朗普为何对中印态度差异巨大 关税战下的双标逻辑!美印关税战正式开打,莫迪意识到特朗普对中国和印度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。7月30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印度征收25%的关税,并再次提及印巴冲突,称莫迪政府应他的要求结束了与巴基斯坦的战争。这种做法不仅给印度经济带来打击传金所,还触及了莫迪的政治尊严。
特朗普对印度采取强硬措施,背后是“美国优先”政策的结果。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,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高达458亿美元,印度对美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高于美国对印关税。然而,特朗普对待贸易逆差的态度存在双重标准:他对中国发动高税率贸易战,但与中国进行了多轮磋商并达成阶段性协议;而对印度则直接单方面加征关税,连90天的暂缓期都不愿延长。这种区别对待反映了特朗普对中印战略价值的不同判断。在他看来,失去印度市场不会动摇美国经济根基,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任何贸易摩擦都可能引发全球市场震荡,必须谨慎处理。
传金所
特朗普在关税声明中刻意提及印巴冲突,将停火功劳揽到自己头上,这直接刺痛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。印度国防部长多次强调停火是印度主动选择的结果,但特朗普的言论却在国际舆论中制造了“印度受制于美国”的印象,导致印度反对党领袖公开质问莫迪,甚至有印度女议员批评莫迪为“特朗普的小丑”。
特朗普反复提及印巴冲突并非偶然传金所,而是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。他在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中宣称“是我迫使印度停火”,试图转移国内矛盾,塑造“外交强人”形象,掩盖国内经济治理的失败。此外,他还试图打压印度的战略自主,削弱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号召力,并通过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的策略向印度施压,让莫迪政府陷入两难境地。
面对特朗普的双重打击,莫迪政府显得力不从心。印度缺乏像中国那样的反制手段,仅能向WTO申诉并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少量关税。在政治层面,国内反对党抓住关税问题大做文章,要求莫迪辞职的声音不断。印度社交媒体上出现了“莫迪是特朗普傀儡”的话题,迫使莫迪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应对之策。特朗普的言论还激化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,巴基斯坦总理借机宣称美国承认他们在冲突中的胜利,进一步孤立印度。
近期,印度试图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寻求突破口,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,并暗示将放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。然而,这些举措的实际效果有限,且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信任度因边境争端降至冰点,短期内难以恢复实质性合作。
这场关税战暴露了美印关系的脆弱性,也让莫迪政府认识到在大国博弈中没有真正的盟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对印度而言,破局之道在于务实调整外交策略,深化与金砖国家、上合组织的合作,借助多边机制对冲美国压力,并加快国内经济改革,降低对美的依赖。
传金所
天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